首页

苏曼女王

时间:2025-05-28 19:03:39 作者:一女子家暴中还手被行拘,经行政复议不予处罚 浏览量:62158

  北京一女子和母亲遭遇丈夫家暴,还手后被处以行政拘留3日的行政处罚。经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结合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精神,综合案件起因、双方过错、女子实施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认为她的行为属于法律规定的情节特别轻微的情形,依法不应予以处罚。

  这一案例入选司法部日前发布的第七批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司法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后的行政复议法规定,对于行政行为内容不适当、未正确适用依据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行政复议机关查清事实和证据等情形,可以径行变更,体现了行政系统内部更高效的层级监督功能,是高质效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客观要求。

  家暴中还手,能否认定正当防卫

  2022年2月,女子杨某与丈夫童某因家庭纠纷发生冲突。童某对杨某及其家人实施了殴打行为,冲突中,杨某也殴打了童某。

  经鉴定,杨某及其母亲、童某所受伤害均属轻微伤。

  北京市某区公安分局于2023年1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杨某因家庭纠纷对童某进行殴打,情节较轻,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决定给予杨某行政拘留3日的行政处罚。

  杨某认为,自己长期遭受丈夫家暴,事发当日为制止童某再次实施的家暴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且并未超过必要限度,不构成违法,于2023年3月7日向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机构审查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申请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及应否给予行政处罚。

  关于杨某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根据《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规定,为了免受正在进行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违法侵害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这一规定是正当防卫制度在治安管理处罚领域的具体适用。双方因琐事发生争执,均不能保持克制引发打斗,一方先动手且在另一方努力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仍继续侵害,另一方还击造成先动手者伤害的,还击一方一般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

  行政复议机构认为,本案中,现有证据能够证明杨某确有殴打童某的事实,但并无证据证明杨某采取了努力避免冲突或使冲突降级的行为,故难以认定杨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新证据证实家暴情节,行政复议机构变更行政处罚

  行政复议机构经审查发现,北京市某区人民法院曾作出民事裁定书,禁止童某对杨某实施家庭暴力,禁止童某骚扰、殴打、威胁杨某及其家人。结合本案证据可知,在杨某与童某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杨某系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人,有已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结合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精神,综合案件起因、双方过错、杨某实施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杨某的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情节特别轻微的情形,依法不应予以处罚,公安机关给予她行政拘留3日的行政处罚,属于未正确适用依据。

  依照修订后的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决定将对杨某行政拘留3日的行政处罚变更为不予行政处罚。

  司法部在发布该典型案例时指出,本案因家庭纠纷而起,后演变成治安案件,是诸多涉家庭暴力、婚姻矛盾案件的缩影,具有时间长、矛盾深、隐蔽性强的特点,如何准确定性、正确适用法律是行政机关面临的难题。

  本案中,行政复议机关遵循过罚相当原则,综合全案证据准确认定原处罚行为未正确适用依据,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作出变更案涉行政行为的情形,直接变更为对申请人不予行政处罚,公正高效解决了行政争议,避免程序空转,符合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优先适用变更决定的立法精神,对处理同类案件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行政复议适用变更决定需要更大责任心和更强能力

  变更决定是修订前的行政复议法已规定的行政复议决定方式,但实践中存在使用率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复议作用的发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杨伟东指出,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突出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将变更决定置于行政复议决定体系首位,为适用变更决定提供了更大空间。

  “然而,行政复议机关要准确适用变更决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更大的责任心和更强的能力作支撑。”在杨伟东看来,本案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表明行政复议机关的积极立场和态度是发挥变更决定作用的前提,更在于充分体现综合审查、全面认定案情是准确适用变更决定的关键。

  杨伟东介绍,修订后的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适用变更决定有三种情形:一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但是内容不适当”;二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未正确适用依据”;三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行政复议机关查清事实和证据”。

  “表面上,要适用情形三作出变更决定,难度大。事实上,前两种情形的适用也需要以事实清楚和证据确凿为前提。”杨伟东表示,实践中,准确适用变更决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本案涉及的是第二种情形,要适用变更决定涉及证据和事实认定,继而是定性和适用法律,行政复议机构秉持积极化解争议的立场和态度,促成了变更决定的适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言来源:中国青年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湟文化》纪录片在青海首播 记录弘扬“三河间”文化特色

[31] European Commission, Support for the replacement of the private vehicle fleet, https://commission.europa.eu/projects/support-replacement-private-vehicle-fleet_en.

俄罗斯政商代表团参观长春汽博会寻合作

缅甸电力部输电与系统控制司司长吴杜拉昂博指出,通过加强区域间电力互联互通,可以促进资源共享、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电网的可靠性,更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湖南祁阳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加大投融资支持。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电信普遍服务等项目。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运营。健全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浙江义乌糖蔗丰收 红糖百年飘香今更浓

世界500强对话湖北 1280亿元项目签约

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上港集团、中国船级社、全球甲醇行业协会共同发起设立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联盟。

相关资讯
长假去吉林“吃”:“菜市场旅行”“美食旅游”大热

2019年7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线索,以贯某公司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侦查,并于2020年10月14日以关某、贯某公司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移送审查起诉。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将本案移交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鄞州区检察院)办理。鄞州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贯某公司自成立起经营活动就是与S公司开展外贸交易,属于关某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不构成单位犯罪,应直接追究关某个人的刑事责任。检察机关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准确认定深度客户信息构成商业秘密。经审查,案涉经营信息载有凯某公司与S公司交易的特定联系人及邮箱、采购产品需求、质量要求、交易产品类型、交易量、交易价格、付款条件、供货工厂信息等多个核心交易要素,系凯某公司针对特定客户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渐积累、完善、归纳形成,是一组完整且相互关联的深度综合信息,并非所属领域人员普遍知悉或容易获取的浅度信息,应当认定为商业秘密。二是审查证实关某实际使用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检察机关开展自行补充侦查,调取凯某公司与S公司往来邮件、购销合同等原件资料,与关某离职时带至贯某公司的经营资料进行逐一比对,证实两者完全一致,再对贯某公司与S公司的往来邮件、交易合同等书证仔细核查,采用列表方式与凯某公司经营信息逐一比对,证实实质相同,且关某在与S公司磋商价格时多次引用凯某公司的报价作为参考。三是排除个人信赖抗辩。关某及其辩护人提出,S公司系基于对关某个人的信赖而与凯某公司进行交易,关某离职后,S公司自愿选择与关某的公司交易。对此,检察机关夯实证据予以澄清。首先,S公司与凯某公司的首次交易系由S公司发起询价,其后开始长期交易,先后由蒋某、关某进行对接经办;根据电子邮件内容,促成双方交易的是凯某公司提供的商品质量、价格及服务,而非对某个经办人的信赖。其次,个人信赖抗辩的适用条件是员工离职后,而关某早在凯某公司任职时期就利用凯某公司的经营信息,以贯某公司的名义与S公司进行交易,不适用个人信赖免责原则。四是合理计算损失金额。根据外贸企业利润率计算多以产品销售金额为基数的行业特点,检察机关提出采用侵权商品销售金额乘以权利人同类产品利润率的方法,为同类案件的犯罪金额计算方式提供了参考路径。五是追加起诉犯罪事实。检察机关经审查发现,关某在刑事立案后取保候审期间,仍以他人名义成立外贸公司与S公司继续交易。遂联合公安机关,运用海关外贸出口数据平台筛查出涉案外贸公司,查实关某在行政调查甚至在刑事立案后,仍在同案犯的配合下继续实施侵权行为且交易金额高达人民币5000多万元。检察机关当即变更强制措施,决定逮捕关某,追加认定犯罪造成损失数额人民币490余万元,并建议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案犯张某和朱某。

热门资讯